1、多吃清熱解毒食物,飲食清淡適口
酷暑難耐的三伏天,最易引起脾胃功能變差,食欲減退,這個時候如果再吃一些大魚大肉的油膩食物,就會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增加脾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等腸胃疾病。
適宜吃的食物:苦瓜,絲瓜,黃瓜,冬瓜,馬齒覽,銀耳,蓮子,蓮藕,綠豆,紅豆,薏仁,西瓜,甜瓜,檸檬,甜桃,桃子,葡萄,梨,蘋果等,能很好的起到清熱,解暑,提升食欲等效果,可以常喝綠豆湯,酸梅湯,銀耳百合木瓜羹,冬瓜海米海帶湯等。像大料,辣椒,桂圓,荔枝榴蓮等要少吃。
2、多吃全谷類的面食
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說明面食在伏天對人體的重要性。面食能為我們很好的彌補由于大量出汗,而損失的蛋白質和維生素B族以及一些礦物質,但這個面食一定不是加工精制的白面,而應該是沒有經過加工過的全谷類的面食(如小麥粉,燕麥粉,蕎麥面等)
用今年夏季剛收獲的新鮮小麥,磨成小麥粉做成的面食(如全麥饅頭,面包,面條,烙餅等)是最好不過,新鮮,健康,還散發著天然的麥香味。
3、多吃紅色食物
按中醫的五行學說,夏季是養心時節,而紅色入心。因此,我們應首先注重“心”的保養,飲食方面著重紅色食物的選擇,比如紅豆,中醫認為它具有祛濕利水的功效,而在營養學上它含豐富的鉀元素,鉀元素是維護心臟,穩定血壓的重要元素。
進入伏天以后,由于天氣悶熱潮濕,人體會變得濕氣重,出汗多,攝入適量的紅小豆就可以彌補從汗液中流失的鉀元素同時還可以祛濕氣;此外,像紅蕓豆,紅米,紅花生,紅棗,櫻桃,西紅柿,甜菜根,西瓜等,對于加強心臟功能的調理都是不錯的選擇。
4、少吃生冷
夏季陽氣最旺盛,而三伏天是陽氣最旺盛的階段,有助于人體驅寒補陽,這個時節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時節,應少吃生冷的食物,比如冰鎮西瓜,冰鎮啤酒,冰鎮飲料,冰淇淋等。有的人在酷熱的三伏天里,常常喝冰水或冰飲料來解渴,雖然當時過癮,但過后對身體傷害很大,首先造成了血管的急劇收縮,阻礙了血液循環,倒不利于體內散熱,而且寒氣會積聚在體內,為日后的脾胃虛寒埋下病根。
5、切忌過度運動
夏季是養心季節,而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汗出的過多易損傷心氣,心氣不足則易生悲。從營養學角度來說,身體排除大量的汗液,會造成一些礦物質的流失,如鉀,鈣,鈉等,這樣就容易引起萎靡不振,四肢無力,心慌氣短,惡心,嘔吐等中暑癥狀。因此,三伏天運動,不適宜大汗淋漓,而應微微出汗為好。
6、避免空調溫度過低
在三伏天里,時常會遇到“冰火兩重天”的情景—外面的氣溫高得讓人無法忍受,走進屋子里,空調的溫度又開得很低,雖然感覺上特別爽,但是最容易引起感冒等一些不適癥狀??照{溫度應控制在與室外溫差5℃~8℃之間,不能開得過低,否則室內外溫差太大,反而容易中暑,或者感冒。